图片来源于网络
时间真快,转眼又到了2025年的高考时刻。自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,已经举行了48次高考了,这么多年来,有数不清的高中毕业生,数不清的家庭,参加了、参与了高考,其中的滋味,非一般人能够理解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改革的时代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,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再苦不能苦孩子,再穷不能穷教育,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,教育强国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尊重知识,尊重人才,也成为基本国策。现在,窗明几净的教室,绿树成荫的校园,数字教育、信息化教学等现代化设施设备,学校已经成为各地最靓丽的一道风景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能够蟾宫折桂、金榜题名,既是无数学子的梦想,又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希望。七、八十年代,农村生活还不富裕,教育基础条件差,有多少学生背着干粮,啃着咸菜,喝着凉水在寒冷的、北风呼啸的教室里挑灯夜战,在炎热的夏天,田间地头劳作之余挥汗苦读,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为了振兴中华,实现四个现代化,成为跨世纪的建设者,学好科学文化知识,站出来让祖国挑选。“啊亲爱的朋友们,创造的奇迹要靠谁,要靠我要靠你,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。”每当在校园里听到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》的歌声,莘莘学子们浑身就充满了力量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1977年恢复高考,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,从此尊师重教,尊重知识,尊重人才,全社会上下重视教育、支持教育成为广泛的共识,高考成为当时最公开、最公平选拔人才的方法,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,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,也不管你出身是农民、工人,还是干部家庭,只要你有知识有文化,都有希望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,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前途和未来。
四十多年的高考,为国家择优录取了无数的人才,当年的天之骄子、时代的宠儿们,经过大学的培养教育,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建设者、领导者、主力军,在党的英明领导下,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,各行各业成就斐然,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,人民生活富足,安居乐业,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。
七月七、八、九三天,过去是固定的高考日,全国乃至世界都为之瞩目。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,也成为全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,或高兴,或迷惑、或吐槽。送考的家长比考生还紧张,在考场外一遍又一遍地看表,虽表面故作镇静,但举手投足间,却难掩十分焦虑的心情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二十多天后,成绩出来了,学校老师从县高招办抄录本校学生的分数,仔细地核对好,回校后,工工整整地把分数用粉笔写在教室外墙的黑板上,最上面书写两个红色大字:喜报。同学们三三两两地相约去看成绩,榜上有名的,恨不得立刻生出翅膀,把喜讯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家长,名落孙山的,忽然黯然神伤,无精打采地回家,闭门不出,心有不甘。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高等教育资源迅速增加,目前,每年的招生计划也是八十年代的十几、二十倍,2023年、2024年大学招生数量(含扩招)达到1150万人,年轻人读大学,再不象过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困难了。
2025年的高考很快就要到来了,祝愿年轻的学子们都能取得一个好成绩,顺利考取自己心仪的学校。